27日下午,福建閩清、永泰小水電站災后重建幫扶大會在福州召開。主辦方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攜手福建省力得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,從資金和專業技術上幫助小水電業主恢復生產。福建省政協原副主席李祖可、福建省人大農經委原副主任馮廷佺、福建省水利廳農電處副處長李銘芳等出席幫扶大會。
2016年一號臺風“尼伯特”于7月9日登陸福建,閩清、永泰兩縣部分鄉鎮供水、供電、交通中斷,災情尤為嚴重。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會長何書黨介紹災情時說,受暴雨、洪災影響,閩清縣小水電站中,裝機500千瓦以上的受災15座、裝機量12220千瓦、損失額2503萬元;裝機500千瓦以下的受災55座、裝機量10823千瓦、經濟損失4572萬元;永泰縣損壞水電站19座。目前,福州市抗災救災工作仍在繼續,工作重心正逐步轉向災后恢復重建。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作為政府部門與企業、小水電業主之間的組織,積極發揮紐帶作用,提出行業自救的災后重建工作思路,號召業內知名企業行動起來,提供各種救災物資,為受災的水電業主排憂解難。
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方與福建省內更大的水電站自動化設備提供商,福建省力得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響應協會號召,緊急提供值200萬元的水電站智能控制設備——智能電站I號,并針對省內亟需轉型升級的電站給予20%的費用減免。同時,公司后續還將提供免費上門設計、安裝等服務,協助受災電站的重建改造。
福建省力得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提出“智能電站”概念,并于2014年自主研發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裝備融合的創新產品——智能電站I號。它與傳統水電站的自動化設備有本質的區別,將大量創新技術融入工業自動化領域,如雙向雙重容災、超高耐壓等,具備集成化、智能化、互聯網化三大特征,能夠實現一鍵開停機、根據實時水位智能開停機、多機組協同智能調功、保護、監測、趨勢預警等功能,并提供遠程管理平臺與手機APP監控,以互聯網+的方式,促進了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、生產服務業的融合創新,大大提升了電站的安全水平,減少電站業主人工及運營的成本,也提高了電站的經濟效益(可提升10%~20%),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本次閩清、永泰受災的水電站普遍存在設備老舊、自動化程度不高與存在管理盲區等問題,在遇到災害及其他突發事件時,響應機制和危機處理的能力有限?;诂F狀,力得公司決定聯合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,后續以培訓下鄉、實地現場會等多種形式,開展“智能水電福建行”行動計劃。旨在針對現有小水電站存在的安全隱患、管理落后等問題,進行水電站智能化方面的知識普及與宣貫,并持續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與補貼優惠減免政策,通過這些措施,切實解決小水電業主安全生產、管理提升等方面的困擾。
福建省小水電行業協會表示,力得智能電站I號能夠大大提高省內小水電站的自動化水平,達到“無人值守,少人值班”的目的,降低電站管理成本,提高水資源利用率,并提升預警能力,推進省內小水電站向智能化轉型,引領水電站進入智能化時代。今后福建小水電行業協會還將發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災區重建,在不同方面對在汛期遭受損害的小水電站進行幫扶。